很多程序员都经常被贴上“不善言辞”、“情商不高”的标签,但现实中除了大多数不善言辞的程序员外还是有很多程序员是“高情商”的典范的,那么如何锻造情商?成为高情商的技术大牛?我从事互联网事业多年,现在分享一下自己管锥之见,希望可以抛砖引玉。总结如下:
一个好的倾听者
这世上其实不缺夸夸其谈的人,更缺的是好的倾听者。所以,我见到大部分为情商问题苦恼的人,普遍的障碍都是,她们都在急于融入环境,不停的否定自己太不会说话,却根本没有把神经放松下来,去做一个好的倾听者。
真正的高情商,真的不只是会说话,其实,擅常倾听也是一种存在感。
蔡康永在《说话之道》写过一篇文,他说每个人在聊天时都想聊自己,这是人类天性。但一个“上道”的朋友,是即使听到对方废话不断,仍然能专注的倾听,奉上耳朵的人。
当然,我知道,很多人会问,这样会不会让别人忽略我的存在?这是很多人的误区,那些没有存在感的人,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说话,而是他们缩在角落,散发出一种气息:别人与我无关。他们已经被自己内心的挫败感击倒,根本没有能力再关心别人,虽然别人说的话,仍然会主动跑到他们的耳朵里!
我相信,当一群人都在急于聊自己的时候,那个认真倾听、适时说话的人,一定是大家最想交的朋友,因为他令人感觉到被尊重、被关心,诚心而且靠谱。
先听再说
老人常言,晚说话的孩子,会说得更好。我后来观察到的是,那些晚说话的孩子,说话条理性、逻辑性都更好。他们往往不是从一个字一个字开始说话,而是很快就能说一句句。为什么?因为他们很认真的听大人说话,而且真的会举一反三的说话。他们会喜欢更完整的表达。
其实现实中,很多人说话都会存在这一个问题:把别人的意思断章取义、甚至根本会错了意思,然后就开始急于表达,或者根本不表达,就让错误继续下去。
所以,我觉得锻炼自己职场能力的最佳办法,就是做会议记录。好的记录,就是尽量还原那个会议的场景,记录沟通的全部过程。这样以后有任何问题,都有证可循。
切忌喋喋不休
那些站在台上,每个人都期待渴望听他们说话的人,那些演说家,绝不会只是因为他们足够牛,他们就是想喋喋不休的表达自己,而是他们始终表达着一种很高级的语境——我和你有关,我说的都与你们有关,我希望我说的对你们有意义。
刷存在感,绝不是靠不停说话。即使很会说话,讲上两个小时,也会令人生厌。适度沉默,才是好的表达者。因为,沉默,才有空间,才是更充沛的情感流动。
保持谦卑礼让
听不懂,没关系,把那些记下来去查,去问。慢慢的,越来越能get到很多内涵点。当你听不懂的时候,其实恰恰正是你最好的成长时机。有时候,做一个会听的人,其实比会说,学习到更多。
人和人之间也是这样,那个敢于虚心说“我不会”的人,往往能得到更多帮助,虽然会不可避免面对某些轻视。那个敢于承认“听不懂”的人,一定比装着听懂、放过自己的人,要成长得更快速。
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,不说话就十分美好。
每个人都向往这样一种情感,不那么仰仗言语沟通,就能心意相通。很多人也向往拥有科幻小说武侠小说里那样的读心超能力。对我来说,以前觉得是自己不擅长说话,所以只能做一个好的倾听者。可渐渐当很多人都根本不相信,我不善言辞的时候,我却觉得,一切功能归功于多年的倾听,包括成为一个好的作家,也是因为,很多人信赖我的耳朵,所以我知道了很多人真实的内心。
总结
不是只有会说话,才能叫高情商。一个令人舒服、放松、愉悦的倾听者,远比一个夸夸其谈貌似占居上风的演说家,收获到更多的真情和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