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有多少朋友,网盘收藏了几百G,甚至是上T的视频教程,可只是仅仅收藏了而已,收藏不等于学习!看到好多文章,就收藏起来了,要知道收藏再多的学习方法和工具,不去学习等于零,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罢了!所以如果让我带人,我会让他把所有的网盘资料,收藏夹,全部清空!放空自己,破斧沉舟,不进则退!
脑袋充实才是自己的东西,把它写出来,才是自己的东西!不要问什么时候学是好时期,也不要说太多人去学了,感觉到很迷茫,从现在开始去学,现在永远是最好的时期!
金子总会发光
刚工作后几年,很多朋友建议我去大公司镀金下,我也有去尝试过,聊得也很好,但就是没有offer,开始我也不明白是为了什么?后面我想通了,这就是双向选择!后来有人告诉我:
是金子总是会发光,不是金子再怎么镀金都是假的!大厂也好小厂也罢,关键因素还得看个人!不要过度迷恋外界,内在的修为才是真的!
在路上思考,在思考的路上永不止步
记得几年前有一次去面试,因为面的是架构师,大boss亲自面的我,相互聊得很投机,最后他问我住哪,我告诉他了是在龙华这边。他说那不是很远吗?地铁不是很多人吗?每天来回至少3个小时吧,有没有考虑搬到这附近来?
我是这么回答他的:是有点远,可是我出门得早,每天坐的都是第一班地铁,人非常少,还能有座,在地铁上我从来没有感受到他们口中的那种人挤人的情景。
相反,早上的氛围很好,很多好学的就会拿本书来看,没人打扰!我每天在地铁上偶尔看书,偶尔看会技术文章,偶尔思考问题,在路上我都是在学习,我可以把源码打印出来,在路上啃!每天来回3个小时,我就有了3个小时脱离电脑独立思考的时间。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公司,离上班还有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的时间,慢慢吃个早餐,然后把今天的计划做下,做到了每天都不会乱!
相反,那时来得晚的,每天在地铁上被挤得上气不接下气,每天一开始的好心情都被挤没了,然后到公司再吐槽下,抱怨下,每天都活在这种情形下,会对工作有影响,对自身也有影响。这就是我非常感谢这一长远的路程的原因,因为我能在路上思考!
老板给我点了赞,跟我说这是他这么多年来问过很多人同样的话题,我回答是最真诚,也是最令他满意的唯一一个,他告诉我说你很优秀!在路上思路,在思考的路上永不止步!
但基于多方面考虑,我还是没去成那家公司!但要想告诉大家,在技术学习的路上,虽说有一万小时的定律,但大家不要误解为要用这1万小时都拿来编程,其实我觉得一半半,思考与实践同在,而且是同样重要!因为你思考的方向和方法有多远,就注定了你将来的路能走多远!
我的一些感悟
年轻的时候,开发的时候,感觉这块代码可能会出问题,觉得无所谓,不会有问题的,可后面都是这些觉得会出现问题的,最终都出现问题了!
慢慢地,有一定经验了,知道了,哦,原来这叫 技术债务,所以在3+1项目的第34天的时候,我以自身的经验问了个问题(你了解什么是技术债务吗?)
再后来,变得成熟了,阅读了很多知识,然后我又发现,哦,原来我这曾经的思虑早有人总结出来了,这就是著名的:墨菲定律。它是这么定义的: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,那就一定会出错。它的主要内容有4个方面:
- 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
- 所有的事情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
-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
- 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,那么它就更会发生
在工作上:因为知道了这个道理,所以我就严格要求自己,细心,多思考边界,倒推着我去反思很多问题和去学习了很多知识,比如说程序加监控,代码加单元测试等。如果时间来得及就要把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解决掉,如果时间来不及那就一定要记录下来,所以我的工作日记里记录着大量的问题,也给这些问题加了个预估解决的时间,一个个去解决。
后来发现这代码的质量提高了,返工率大大降低,所以我也要求团队成员,觉得有问题的地方一定要记下来,然后找时间去解决它。
在生活上:一些不该说的话就不一能说,比如说有些人,天天把“分手、离婚”4字当口头禅,慢慢地也有些是实现了的他们的愿望。刚认识时我就对我老婆说过,什么话都可以说,唯独这4个字“分手、离婚”坚决不能说,到现在,11年过去了,无论是小吵还是拌嘴,从来都不会说这些话,也造就了我们的感情……因为我们懂得珍惜!
送给即将成为程序员的经验
-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保持锻炼身体
- 少抱怨,多换位思考
- 远离手机
- 主动学习
- 学会总结,在总结中进步
- 敢于分享
- 多看书
- 莫跟风,莫浮躁
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没有捷径,有的只是那份不忘初心与坚持!
最后
如果还有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,我还是会选程序员,依然还是会做前端,但我不会再选择技术专家这条路,我会选择技术商人这条路。零零散散写了这么多了,我一贯的原则是,利已得他,足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