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语:当我们拿到一份数据以后,接下来要如何展开分析呢,第一步应该做什么,本文带你详细解读,如何理解数据。
拿到一份 Excel 数据我们可以按照下列方法来理解数据:
- 1. 理解 Excel 每一列数据的含义
- 2. 对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分分类,分别是用户数据、行为数据、产品数据。
从三个维度出发
下面进行详细的描述:
- 第一步:弄清楚数据里每一列的含义,例如拿到一份 Excel 数据,要理解清楚每一列表示什么意思,不懂的地方,要和数据提供方沟通清楚;
- 第二步:对数据进行分类,有助于后期的分析。我们通常会将数据分为三类,即用户数据(我是谁)、行为数据(我做什么)、产品数据(卖什么);
1)用户数据:我是谁
用户数据是指用户的基本情况,包括姓名、性别、邮箱、年龄、家庭住址、教育水平、职业等。
2)行为数据:我做了什么
行为数据是记录用户做过什么的数据。例如淘宝上,用户行为可以是用户在某个产品页面的停留时间、浏览过哪些产品、购买了哪些产品等。行为数据主要包括用户做了哪些行为、发生行为的时间等。
3)产品数据:卖什么
一个平台里的东西都可以看作产品,例如淘宝里的商品、优酷上的视频、公众号里的文章都可以看作产品。产品数据包括产品名称、产品类别、产品评论、库存等
我们以微信公众号后台为例,它就包括了用户信息、行为数据、产品数据。
用户分析,通常记录了关注公众号的用户信息,比如性别、年龄、地区等,如下所示:
![图片[1]|如何理解数据](https://www.91yiqixu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1-220H20S521U5.gif)
“内容分析”里记录了公众号发过的文章的重要指标,比如文章的阅读次数、分享次数、完成阅读次数。
![图片[2]|如何理解数据](https://www.91yiqixu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2png.png)
“菜单分析”里记录了用户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信息,比如菜单点击次数、菜单点击人数、人均点击次数等。
![图片[3]|如何理解数据](https://www.91yiqixue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2/07/3.gif)
“用户数据”包括的列名有性别、年龄、用户所在地区。“行为数据”包括点击某个菜单的次数、文章的分享量和收藏量。如果把公众号发过的文章看作产品,这样“产品数据”就包括文章的标题、发布文章的日期、文章阅读量。
从另一个角度出发
有些数据从不同角度来看,可以属于不同的分类。例如,对于文章的收藏量而言,收藏是一个行为,那么收藏量可以看作是行为数据;另外,收藏是产品被收藏,那收藏量也可以看作是产品数据。对于数据的分类不是绝对的,要根据具体业务去灵活定义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